港股或进入缓冲期基金最新判断
在港股科技指数以惨烈暴跌12.8%收盘后,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市场或从普涨逐步进入缓冲期。
10月8日,港股市场深度调整,盘面个股资金流出显著。对此,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称,本轮行情的起势相对较急,放量速度也较快,后续也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波动。另外结合历史经验来看,通常在普涨急涨之后,情绪有可能会进入冷静期,判断指数会通常有从“不理性-理性-不理性”的情绪发酵过程,在此过程中仍需聚焦基本面较优的板块,警惕冲高后带来的止盈风险。
港股节后首日深度调整
10月8日,港股科技指数暴跌超12.82%、恒生指数亦跌9.41%,盘面个股全线承压。
具体来看,基金重仓股人工智能龙头股商汤跌21.46%、美图公司跌10.60%、公募抱团股哔哩哔哩跌19.74%,小酒馆龙头海伦司跌27.88%、茶百道跌23.69%、移动零售SaaS公司微盟集团跌18.75%、美妆公司上美股份跌17.11%、机器人龙头优必选跌15.95%、理想汽车跌12.88%、艾美疫苗跌29.05%。
尽管市场出现节后出乎意料的暴跌,但外资也正在加速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多家机构指出,外资对中国资产表现出更大幅度的配置兴趣,上周海外主动型基金自2023年6月底以来连续65周流出后首度转为净流入,后续动向值得关注。此前亦有消息显示,自九月底以来,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出现净流出,而法国巴黎银行表示,9月前三周,有超过200亿美元资金从日本股市撤出。有QDII基金经理在今年上半年曾强调,若外资从亚洲主要市场撤出,尤其是日本股市流出,港股市场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部分外资操作也存在建仓港股成本较低的现象,以近期港股科技股赛道反弹先锋微盟集团为例,港交所最新披露的资料显示,摩根大通近期增持微盟集团2210万股,平均每股作价1.789港元。之后,微盟集团在国庆节期间最高触及2.83港元。在摩根大通低价增持微盟集团的消息披露后,微盟集团10月8日收盘大跌18.75%。
后续行情或逐步进入缓冲期
关于当前市场中的剧烈波动现象,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判断行情仍有空间,但存在止盈风险。
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认为,短期快速冲高后的回调是更猛烈的,借鉴历史,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标的或回调更深。短期大涨期间,指数会通常有从“不理性-理性-不理性”的情绪发酵过程,在此过程中仍需聚焦基本面较优的板块,警惕冲高后带来的止盈风险。
尽管市场存在猛烈回调的风险,但指数空间仍有机会。汪立强调,无论从全A涨幅、估值上涨幅度还是最高点位来看,若后续转牛,指数向上仍有较大空间。但后续需要观察政策有无提示风险的迹象。一方面,在牛市前的快速上涨躁动期过后,市场在冷静后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再可能转为中期级别的牛市行情。在此期间,景气是各行业超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若后续演绎为中期级别的牛市,回调期间涨幅靠前的行业过往也能在后续的牛市行情中相对占优。因此,若演绎成中期级别行情,具备景气优势的行业在后续有望兼具高胜率和高赔率,本轮关注硬科技、可选消费、出海链等。
诺德基金郭纪亭也认为当前市场行情还有一段空间。他分析指出,如果从牛市顶的几个角度,基金大幅流入,两融余额新高,政策提示风险等来看或许远未达到历史高位水平。但在不同的历史形势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情绪点燃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市场本身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从当前看,本轮行情的起势相对较急,放量速度也较快,后续也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波动。另外结合历史经验来看,通常在普涨急涨之后,情绪有可能会进入冷静期,市场在短期大涨后有望进入大指数的缓冲期,但短暂的调整后仍可能会有部分板块选择继续上攻,最终成为牛市涨幅较多的品种。
行情中赛道个股分化逐渐显露
部分基金人士强调精选个股可能是应对快速行情中剧烈回调的首选策略。
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认为,当前的市场仍处于政策驱动阶段,过去两年国内政策也不断出台,为何此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如此之大?首先,此次政策的级别很大,属于超级组合拳,力度是超预期的,涉及资本市场政策、地产政策、货币政策,“924新政”补充了财政政策、民生政策等发力的方向,政策的指向均为民生、及其他投资者所关切的方向。其次,当前所面临的海外环境不同,美联储9月19日启动降息,且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并出现升值,这对海外资金回流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最后,A股在行情启动之前经历了连续三个多月的下跌,指数几乎回到了2月初的低点,性价比大幅提升。
从宏观基本面看,后续还需要观察政策落地的效果,但这不影响短期估值的修复。此前投资者对长期问题的担忧持续加重,这使得市场短期会超跌;当前政策组合拳出击,长期的担忧缓解,估值有望持续修复。对于市场结构而言,市场由政策直接受益行业扩散至成长板块,如科技、制造、医药等方向,短期内这类高弹性板块依然最为值得关注。
诺德基金认为,结合近期指数上涨较快的行情后认为,立足当下,精选行业和个股可能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当前已临近三季度尾声,再结合此前公司财报披露的情况以及实体经济和上市公司的调研情况,今年业绩的“能见度”相对更为清晰,对明年也或将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展望。后续重点可关注以下两类行业:一是受政策支持,行业基本面后续可能有一定改善的非银、地产链等政策受益板块;二是受技术进步催化,行业本身或有较稳定增长的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等科技板块;三是前期跌幅较大、估值调整相对到位、股息率较合理并且本身业绩还有一定增长的板块例如消费品、医药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