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改溜子为啥帮社区小店打补丁
一家商铺,如果没有招牌,“得行”不?
对于社区小店来说,答案有可能是“得行”。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会知道这是一家五金店,一间裁缝铺,一个社区食堂。
顾客认的可能不是招牌,而是老师傅的手艺,还有邻里的那份亲切和信任。
他们说,自己的生活被街道上最小单元的小店支持着,这一次,也跟着它们慢了下来,去听听它们的声音,原来也不只是自己需要它们。
在橙意机构品牌企划负责人布卡看来,“小店帮扶”实质上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发现附近的“真实”和“具体”。
“我们希望体现的是‘亲手改变附近’和‘握住生活的细节’,也就是倡导大家多出去走走看看,用微小的能量,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和附近。而这也是橙意机构在倡导的创作理念。”
沟通:“改”溜子让街道更有故事
一条主干道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风景。
街的一边,是橙意机构所在的国际城市设计产业中心。这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由机关办公楼改造而来,入驻的是数字创意产业相关企业,楼下也以咖啡店为主的新业态居多。
街的另一边,是典型的老城区画像。生活在此处的多是街坊邻居。没有高楼大厦,鲜有车水马流。当微风吹过时,走在街上的人能听到树叶窸窣作响的声音。
人员的流动,让本来无甚交集的两个区域有了联系。每当中午“觅食”之际,布卡和小伙伴们往往都会涌入街的另一边,他们将其称为“生活的入口”。
于是,借着橙意机构11周年“得行”的大主题,自称“改”溜子的一帮人,开始了他们的“打补丁大作战”。
这无疑是一次陌生的接触。虽说不至于是“火星撞地球”,但面对完全不同的语境,如何互相理解便成为了首要之急。
比如,当团队提到“设计”时,店主的典型反应之一是“你们不会是要把我们的墙给敲了吧?”
在一些店主看来,设计是很“重”的一件事,自然也就包含装修的环节。
在此背景下,沟通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正式改造之前,双方要经过多番“龙门阵”,才能达到店主方理解来意,改造方理解需求的目标。
在此期间,一处被铁笼“关上”的两三盆花卉,让布卡及团队的印象尤为深刻。
乍一看,这种方式很不经济。铁笼是专门花几大百元定制的,里面却只有两三盆蔫头耷脑的花卉。再叠加金属材质的冷色调,俨然传达出一副“生人勿进”的感觉。
后来团队才了解到,物主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多少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又想养好植物,“用四川话说,爱‘好’的心都有”;一方面却又担心外摆的植物有被搬走的风险。
对此,团队的注解是:“美好的事物值得更柔软的保护,我们希望这里从此可以变成一处路过的风景。”
类似的改造方案,在改造之中比比皆是,往往都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创意点,让店铺或街道的某处更有“故事”,从而在无形中建立起沟通的渠道。
连接:去精致化又真实的表达
一家电动车修理店前,一位外卖小哥正在等待维修的电瓶车。
这里不仅是一家修理店,还有开锁、水电维修、疏通管道等业务。而作为一家夫妻店,老板娘同时还在店里摆放了一台缝纫机做裁缝生意。
这或许解释了社区小店存在的必要性。相对于来来去去的互联网,社区小店更多是在为缝缝补补的生活服务。
与此同时,团队在改造这家店铺时,几乎没有作任何调整,主要就是将店招更新了一遍,并且为店主换了一块挂钥匙的木板。
“拿招牌来说,此前的是十几年前别人顺手做的,没有记忆度也不完整。店主的手艺闻名附近,因此我们将他本人作为招牌人物,定制了一个全新招牌。”
事实上,在工具包中,团队便提出了改造“三有”原则:有效、有用、有温度,“我们希望完成的,是去精致化但又真实的表达。”
一个可供对比的现象是,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很多颇为“上镜”的小店、街道乃至社区。在流量的簇拥下,它们也较易成为“网红”打卡地。
在布卡看来,这是一个有关“迎合”的问题。“是不是现在市场流行这么做,我们就需要去往这个方向‘靠’?”
她以此次微更新为例谈到,作为一个非标选题,团队在提案时并没有去过多思考项目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希望的是突出,或者说放大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加上刚好我们可能有这个能力,于是便有了这个过程。”
因此,正如生活自有逻辑一般,整个过程也是自然而然的。
像是团队在为一家没有招牌的裁缝店做改造时,“e人”老板娘就在一旁唱歌或跳舞,完全不受干扰。而改造过后的裁缝铺颜色也是明亮的,门头上还特意画上了花朵,“把小店的这块新补丁绣成一朵花。”
对于团队的每位成员而言,这也是一个找到真实又具体的“附近”的过程。而在此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得以建立。
“对于创意行业而言,美是基本的素养。街道的美不只是显性的,更是人性的,而这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完成。”布卡说。
而在憧憬诗与远方之时,附近一直都在。
正如《确定在附近——卡卡角角观察指南》结尾引用的英国作家毛姆所言,“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